烟囱脱硫施工方案
1、防腐材料的施工方案 基体表面清理→刷OM界面剂→滚涂OM型腻子及伸缩缝弹性硅橡胶填充→刷OM-4底料两道→刷OM-5面料二道→自检验收→涂层交工验收(总计厚度≥1.8mm)。 以上工程由山西万宏提供的OM材料。 1.1 入口导流板和高流速区防腐方案 采用方案一或方案二的工艺,外加一道FRS增强措施。 FRS增强措施,即采用乙稀基树酯加白金布,两布三油作为防磨耐压增强措施。 在入口导流板和高流速区上采用此方案因入口导流板处摩擦力、冲击力大。 1.2 烟囱牛腿处伸缩缝的处理 水冲洗→对伸缩缝人工清理→采用弹性胶泥嵌填(方案二改性聚脲可采用聚脲倒灌)→刷OM或改性聚脲→采用硅橡胶板密封(详见下图) 1.3 烟囱积灰平台及排水系统处理 如烟囱积灰平台没有斜坡,侧采用C30细石砼在积灰平台上向中心方向找1.5%斜坡,其中中心点1.5m内采用耐酸胶泥,中心点处厚度为零。积灰平台上有隔烟墙,为了满足排水需要,在隔烟墙中心处两侧各打φ219孔并预埋φ219衬塑管,衬塑管沿烟囱内壁引下,引入烟囱底部的排水设施中,或到烟囱底部时打孔穿过烟囱,并埋地一直接到最近的下水管道中,以此收集冷凝酸水并排放。 2、工艺方案要求 
3、具体工艺方案要求 3.1 烟囱内壁水冲洗 水冲洗的用水量根据烟囱内壁实际情况,约为15-20kg/m2。冲洗后的表面要求要洁净、无油不得出现开裂、起砂、脱壳、蜂窝麻面等,至下道工序施工前内壁表面应该60-80%干燥,在20mm深度内的含水率小于6%。 3.2 施工表面涂刷界面剂 要求涂刷均匀无遗漏,无流挂痕迹。此道工序封闭了内衬表面的细微孔隙,并深入渗透到内衬中,有利于增强OM腻子的附着力。 3.3 滚涂OM腻子 厚度要求不小于0.8mm,施工后平整度每1平方米≤5mm。有利于增强OM涂料的附着力。 3.4 滚涂OM-4涂料底涂一道 施工方法为用滚筒涂刷,涂刷时一次蘸料不可过多,刷子浸料不宜超过刷子毛长的二分之一,要求用力均匀,涂刷完毕后工具应及时用稀料清洗,一切工具和容器禁止与水接触。天气干燥气温又较高时,刷子应每小时用稀料清洗一次,防止刷毛粘固,涂刷时应纵横交错进行,纵横各刷一次为一遍。施工后涂层干燥厚度为0.3mm,施工时要求:1、配料准确,搅拌均匀;2、涂膜无流挂;3、防腐过程中用湿膜测厚梳规进行厚度控制;3.5涂层表面无针孔。 3.5.1 粘贴玻璃纤维布一层 玻璃纤维布采用无腊型,无捻粗纱平纹布,厚度一般为0.2mm,铺贴玻璃布时,拉力松紧要一致,涂胶料和滚压胶料是玻璃布工程的关键工序,胶料要涂得均匀,滚压要用力一致,使胶液充分渗入玻璃布的孔眼及玻璃纤维内,与玻璃布结成整体。 3.5.2 OM-4涂料一道 施工干燥后涂层厚度为0.3mm。 3.5.3 OM-5涂料二道 施工干燥后涂层厚度为0.5mm。 总漆膜涂层厚度要求不得低于2.1mm。 �体;font-size:12px;mso-font-kerning:1px;" >衬塑管,衬塑管沿烟囱内壁引下,引入烟囱底部的排水设施中,或到烟囱底部时打孔穿过烟囱,并埋地一直接到最近的下水管道中,以此收集冷凝酸水并排放。
2、工艺方案要求 
3、具体工艺方案要求 3.1 烟囱内壁水冲洗 水冲洗的用水量根据烟囱内壁实际情况,约为15-20kg/m2。冲洗后的表面要求要洁净、无油不得出现开裂、起砂、脱壳、蜂窝麻面等,至下道工序施工前内壁表面应该60-80%干燥,在20mm深度内的含水率小于6%。 3.2 施工表面涂刷界面剂 要求涂刷均匀无遗漏,无流挂痕迹。此道工序封闭了内衬表面的细微孔隙,并深入渗透到内衬中,有利于增强OM腻子的附着力。 3.3 滚涂OM腻子 厚度要求不小于0.8mm,施工后平整度每1平方米≤5mm。有利于增强OM涂料的附着力。 3.4 滚涂OM-4涂料底涂一道 施工方法为用滚筒涂刷,涂刷时一次蘸料不可过多,刷子浸料不宜超过刷子毛长的二分之一,要求用力均匀,涂刷完毕后工具应及时用稀料清洗,一切工具和容器禁止与水接触。天气干燥气温又较高时,刷子应每小时用稀料清洗一次,防止刷毛粘固,涂刷时应纵横交错进行,纵横各刷一次为一遍。施工后涂层干燥厚度为0.3mm,施工时要求:1、配料准确,搅拌均匀;2、涂膜无流挂;3、防腐过程中用湿膜测厚梳规进行厚度控制;3.5涂层表面无针孔。 3.5.1 粘贴玻璃纤维布一层 玻璃纤维布采用无腊型,无捻粗纱平纹布,厚度一般为0.2mm,铺贴玻璃布时,拉力松紧要一致,涂胶料和滚压胶料是玻璃布工程的关键工序,胶料要涂得均匀,滚压要用力一致,使胶液充分渗入玻璃布的孔眼及玻璃纤维内,与玻璃布结成整体。 3.5.2 OM-4涂料一道 施工干燥后涂层厚度为0.3mm。 3.5.3 OM-5涂料二道 施工干燥后涂层厚度为0.5mm。 总漆膜涂层厚度要求不得低于2.1mm。
4、衬里的标准、性能保证值 4.1标准 OM系列特种防腐材料的设计、制造和施工,符合现行使用的有关中国国家标准和中国部颁标准或技术来源所在国家的规范和标准,至少包括以下规范和标准: 《烟囱混凝土耐酸防腐蚀涂料》(DL/T693-1999) 《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材料》(DL/T 901-2004)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1740-89)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9750-1998)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 9266-88) 《涂料产品的取样》(GB3186-82)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 我公司防腐施工方案是按****公司#3、#4(2×155MW机组)烟气脱硫技改工程烟囱防腐的招标文件和相关烟囱防腐的标准,此标准不低现行使用的有关中国国家标准和中国部颁标准。 4.2性能保证值 供方保证所提供的OM系列特种防腐材料的各种性能,在设计负荷下,需方按供方的运行、维护手册进行操作及维护的情况下,供方保证所有内衬的性能达到承诺的性能保证要求。 OM系列特种防腐材料内衬的性能保证值 OM系列特种防腐材料内衬的使用寿命≥ 10 年 OM系列特种防腐材料内衬的年破损率≤ 0.05 % 内衬的厚度偏差≤ 5 % 拉伸强度≥ 40 MPa 扯断伸长率≥ 300 % 粘合强度(单板法)≥ 6 N/mm2 水蒸汽渗透系数(g·cm/24hrs·m2·mmHg) ≤ 2.5*10-4 供方的工程质量保证期内,出现任何破损,由供方免费修补,直到符合规范和需方的要求。 4.3、烟气的流速、阻力、压力变化对防腐方案及材料的影响 4.3.1、烟气的流速 实际烟气流速::25.6m/s(50℃)和31.1m/s(140℃),见计算书 
4.3.2、烟气的总阻力书 2.1 烟囱烟气总阻力:99.4Pa(50℃)和144.2 Pa(140℃) (阻力计算书见附件) 2.2 烟囱自身通风力174.4 Pa(50℃)和184.3 Pa(140℃),自身通风力大于烟气总阻力,烟囱负压。 、压力变化 4.4.1 烟囱按照高程分布的(正、负)压力变化见下图: 
图1 烟气阻力随烟囱高度的变化

图2、烟囱自身通风力随烟囱高度的变化
4.4.2 根据烟气的流速、阻力以及压力变化,在烟囱顶口10米内,烟气的流速大,烟气的阻力大,在此高流速区域需对衬里层进行FRS增强措施。因此,针对衬层易受烟气的流速粉尘磨擦破坏的特点,必须采取白金布补强措施,其具体增强措施如下: 先用粘结剂将待增强面找平,然后像玻璃钢施工那样,逐层铺贴。(见下图) 
4.4.3 需要强调的是,玻璃布增强后端部的玻纤毛剌由于胶液浸渍固化而成坚硬的毛剌或翅边,妨碍面漆的刷涂及对玻璃布端部的封闭,因此,必须打磨平整。 4.5、施工范围与供货范围 4.5.1施工范围 本项目为烟囱防腐总承包工程,包括(但不限于)烟囱防腐工程的设计、防腐材料供货、运输及仓储、施工[烟囱内筒表面的清理(如:高压水冲洗、打磨等) 、内筒表面修补、部分烟囱内壁保温层的拆除、底层粘接剂涂刷、防腐涂料涂刷、发泡玻璃砖砌筑、烟气高流速区发泡玻璃砖防冲刷层、烟囱底部积灰平台防腐、冷凝液收集和导液设施、部分烟道内防腐、烟囱附件的更换和烟囱出口区域的防腐施工]、检查、试验、最终交付及缺陷责任期工作等所有工作。 4.5.2供货范围 主材由山西省太原市万宏烟囱特种材料厂生产的OM涂料系列,辅材由当地或其它地方购买。 4.5.3供货原则 在购买主材或辅材时,特别是牵涉到质量和安全的必须出具质量合格证书或材料检测报告书。 4.5.4材料验收及不合格处理 (1)、现场材料验收主要对材料外观及质量进行检验,主要包括:筒装材料密封性以及相关技术指标、出厂报告、批量国家级检测报告等。 (2)、进口材料需出示产地证明和报关材料。 (3)、鉴于现场无法对取样的原材料化学成份、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复检,现场取样应由招标方、投标方、监理单位到场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取样,并委托有资质的国家级检验机构检验。 (4)、对复检中不符合国家标准和本技术规范书的材料将作退货、限期更换处理,且不得延误工期。 5、施工组织及技术方案 本施工组织及技术方案适用于****有限公司的烟囱防腐工程施工,方案中提出了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施工管理、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方案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 投标人对本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施工所需用的所有材料质量负有全部责任。 5.1施工技术方案 (一)环境条件要求 1、施工时温度不低于5℃,湿度大于85%。 2、在温度低于5℃,温度大于85%时,如果需赶工期,可搭工棚,增设除湿机、加热器。 3、如遇雨天,如赶工期,可建防雨工棚。 (二)、配套设施要求 1、设备及时交接。 2、水、电接点,接至距设备距离10m范围内,最大用电量200KW。 3、施工用场地130 m2。 4、施工用工具材料仓库三间,累计130 m2。 5、施工机械、工具堆放地。 6、废水、废料等指定堆放地。 7、施工办公用房一间150 m2。
5.2烟囱内防腐施工技术措施 (一)、施工顺序 烟道开孔1.5m×1.5m→烟道外脚手架搭设→隔烟墙上内脚手架搭设→烟囱顶部悬挂顶梁制作安装→施工平台吊篮安装→提升系统调试检测→烟囱内壁清洗→烟囱内壁的检查与修复→防腐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悬挂顶梁及平台吊篮拆除→隔烟墙上内脚手架拆除→烟道外脚手架拆除→烟道开孔处的修复→场地清理。 (二)外部脚手架施工 即进口烟道至地面部分采用满堂红钢管脚手架,脚手架全部用Φ48×3.5钢管和合格扣件扣结而成。Φ48钢管纵向立柱间距为1.5m,架宽为0.9 m,内大横杆步距1.80m,小横杆间距为1.6 m。 脚手板采用Φ8钢筋纵横焊接成网片。中距100㎜,外形尺寸1.2×0.5 m密铺。用1 2#铅丝扎牢于钢管架上,每片至少扎四点,网片下有三根纵向钢管支撑,底下平铺安全网一层,密封。 拆除脚手架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拆架前应先将操作层以及安上的杂物清理干净,拆除后分类堆放整齐。 (三)、烟囱内部升降平台 本项目因210~240米的高度,施工难度大,特殊性强,安全系数要求严格,故采用专业厂家无锡申锡建筑机械公司生产的ZLP系列高处作业平台。 5.3主要技术参数 5.3.1工作平台额定载重量:2000Kg,功率:13.2KW,升降速度8-10m/min 5.3.2升降吊篮额定载重量:1200Kg,功率:6.6KW,升降速度8-10m/min 5.3.3安全锁:允许冲击力30KN 倾斜锁绳角度3。-8。 5.4产品结构及主要工作原理 该产品由工作平台、人货运输平台和筒顶悬挂机构三部分组成,具体见图示。 5.4.1工作平台 工程施工所用操作平台为在无锡市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宇蓝牌施工平台的基础上,改装而成。改装后的施工平台牢靠实用,外平台的外径可随烟囱内壁半径的变化而伸缩,完全可以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a、工作平台工作原理 工作平台呈环形平面,外圈因靠近筒壁,其直径为7.2m(或根据烟囱内壁的直径而定),而烟囱顶部内直径为7.5m,集灰平台上部内直径为22.08m,为符合施工要求,采用施工作业平台外扩的措施,施工作业平台由厂家成品改装而成,由钢制围圈、圆环形内框架、13对50×50的方钢放射梁、上面铺40mm厚木板等组成,杆件采用栓接连接,部分焊接固定。框架外径5.5米,中间开有φ4.3米圆孔预留充足空间以确保人货运输平台安全上下行动,并在围栏外圈设有安全防护网,防止物体坠落。整个操作平台通过6个提升机和钢索将平台上的全部荷载传到顶口大梁钢架上。 烟囱为上口小下口大的锥形,所以要求施工平台的尺寸可以随着施工部位烟囱直径的不断变化而随即发生相应的变化。本工程所用施工作业平台的26根50×50的辐射状分布的方钢可以承担此工作,当需要施工平台的直径变大时,可以同时将方钢全部向外抽出;当需要施工平台的直径变小时,可以同时将方钢全部向内缩回。由于烟囱的上下内径尺寸相差太大,所以可以将烟囱分为两段,第一段为115米至240米,这时的方钢的长度选用3米长;第二段为积灰平台向上至115米,这时的方钢就需要选用长度为6米的。在方钢的表面铺满40mm厚木板,以方便施工作业。用6根φ38螺杆分为6个点顶住筒壁,以保证施工平台的平稳。 为确保施工安全,在平台四周设有高度约300mm的盘边,内圈设有高约800mm的护栏。整个作业平台依靠三吊点作上下移动。每一吊点设有两台ZLP800提升机分别牵引两条钢丝绳,两台提升机安放在能均衡两钢索载荷的安装架上。作业平台上配备220V电源接口,供平台照明及作业之用。 图示1:工作平台 图示1:改装前的施工平台 
图示2:改装后的施工作业平台 
图示3:平台所用提升器 
b、工作平台的制作安装
(1)操作平台安装顺序:内外承重圈→连接钢梁→连接支撑→辐射梁→平台板铺设→栏杆→安全网。 (2)操作平台的搭设方式:在烟囱筒体内将从上述厂家购得的成品平台上平均分布26根50×50方钢,形成辐射梁。为了保证安全,每根辐射梁间加设1-2根φ8钢丝绳做拉绳,然后在辐射梁上面满铺40mm厚的木板和加设安全网,并固定牢固。 (3)烟囱作业平台与顶部横梁的连接采用12根φ8进口钢丝绳进行连接。其外圈上布置6个,内圈上布置6个,交错均匀排列,用它来承担操作平台上的荷载(包括施工荷载和平台的自重)。 (4)主要组装程序:将材料运至积灰平台。弹十字中心线,划分辐射梁轴线。按厂家设计图将平台组装完成。将辐射梁与随升井架按图接连成一体。将吊杆分别悬挂在辐射梁上,用2吨紧线器卡紧,分别在每个吊杆口铺设40mm 厚的木板,并用铁丝将木板与木板间、木板与辐射梁间捆紧捆牢。辐射部分及底部布置安全网。 (5)操作平台完成后,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在平台上设置安全围栏,高度为1.2m。操作平台安装完成后,应对各个部件进行逐一检查,并进行现场试提升,对各个提升器情况进行记录。为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可在平台上堆放砂袋或水泥(按均布荷载考虑550kg/m2)进行试压。 (6)为确保平台稳定性,施工平台沿烟囱内壁的水平方向,安装稳定的固定螺杆六根,防止施工平台晃动。 (7)平台上设有自动平衡锁12只,控制平台平衡状况,并由专人负责。确保操作平台的安全、平稳。 (8)平台四周及中心部分的安全网保证牢固可靠,防止平台上的物品掉落,下平台底部设有安全网,防止侧面掉落物体落到筒底。 (9)中心偏差:3mm。辅射梁在筒壁上的位置:250px。整个平台的水平高差:15mm。 5.4.2 人货运输平台 人货运输平台为无锡市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宇蓝牌施工平台,未经改装厂家成品直接使用。功能为运输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 人货运输平台构造较为简单,底盘为直径4.2米的厚花纹钢板,边缘有高1.2米的钢制护栏,底盘上设有3个提升器,提升器上方各装有一个安全锁和1000W照明灯。吊篮提升全部选用φ8mm进口钢丝绳,强度高且柔韧性好。每个提升器穿引两根钢丝绳,一根用作承重起吊,另一根用作突发情况下的保险绳。为保安全和稳定,提升器提升速率为8~9m/min。每个提升器的顶部设都设有安全锁,是吊篮生产厂家的专利产品,当吊篮在工作中,倾斜角度超过5°时,可以自动关闭电源,同时保险钢丝绳发生作用稳住吊篮,直到角度自动调平后吊篮才可继续工作。 

图示4:升降平台上的施工图示 5.4.3 筒顶悬挂机构 a、顶部支撑横梁 在烟囱的顶部放置四根32a的槽钢,槽钢与烟囱顶部的预埋件相焊接,槽钢的主要作用为施工作业平台与人货运输平台的支撑。 b、槽钢的放置:在烟囱顶部钢平台上安装一拔杆,拔杆底部与钢平台焊接固定,拔杆顶部与筒首预埋铁之间用φ8mm钢丝绳相连。拔杆固定后,用已固定在地面的卷扬机通过拔杆顶部滑轮将地面的槽钢运送至筒首钢平台上方,再用已安装在筒首的一个3T手拉葫芦接过槽钢,拉至筒首上方一点。这时在钢平台上的两人系上安全带后沿爬梯爬上筒首,跨在筒首边上并固定好安全带的另一端。用手将槽钢大概地横放在烟囱上,随即撤去手拉葫芦的提升力。再用撬杆慢慢将槽钢移动到指定位置固定好。
力学依据:

5.5提升系统的安装与拆除 5.5.1 提升系统的安装 (1)安装顺序 操作平台运至积灰平台上→拔杆吊安装→钢丝绳安装→下平台安装→上平台设备安装→上平台辅射梁及钢圈安装 (2)首先在烟囱的顶部制作一个外伸的拔吊作为提升设备用,安装时用拔吊将顶部悬梁提升至烟囱顶部安装好;然后按安装程序逐步完成安装任务。 5.5.2 提升系统的拆除 烟囱施工完成后即可拆除操作平台。 (1)拆除顺序:操作平台降至底部平台→下平台拆除→吊脚拆除→栏杆拆除→拆除电线→上平台设备拆除→上平台辅射梁及钢圈拆除→钢丝绳拆除→拔杆吊拆除 (2)操作平台拆除主要工作在底部平台施工,首先将下平台降至钢内筒的底部平台,先拆除下操作平台和连接件,再将上操作平台降至底端进行拆除。井架结构拆除进拆除连接螺栓,分批由拔杆吊吊下。拆除拔杆前,应将拔杆滑轮改在另一安装在原先井架固定用的预埋件上的简易吊环上,将拔杆吊通过平台顶部的出入口吊下。 3)、拆放钢丝绳。用原拔杆钢丝绳将主钢丝绳及滑轮逐一放下,仅留一只滑轮用白棕绳将原拔杆钢丝绳放下,把白标绳抛下,由一人携带留在筒首的最后一只滑轮从烟囱爬梯爬下来。这样就完成了全部拆除工作。 4)、拆除操作平台注意事项:操作平台拆除应编写专项措施,经审批、交底后进行。拆除过程中所用的钢丝绳、预埋件等要进行强度核算,并仔细检查绳具质量及安全设施情况。整个拆除过程应统一指挥,地面应设监护人员,保持操作人员上下通讯的畅通。 5.6工作原理 升降吊篮电源线一端固结在篮框上,另一端进地面所设配电箱,其长度依据作业高度及地面配电箱距作业点水平距离而定。作业平台电源线可仿升降吊篮布置。若烟道筒顶有电源,亦可由筒顶下坠至平台固结。升降吊篮及作业平台均采用380V,三相五线的电缆,规格见后述。 5.6.1 设备的安装及调试分以下几步进行: a、按筒顶悬挂机构布置图先安装好筒顶悬梁及吊点。四根悬梁的相对位置及和烟道的相应位置均须按图尺寸要求。悬梁和筒顶须固结可靠,四根梁应用角钢连成一体,免除悬梁在使用中产生倾翻的现象。将牵引和安全钢丝绳按规定一端固结在吊点上,另一端慢慢下坠至筒底。 b、将作业平台拼装部件放置烟道底部,用规定的螺栓将各部件拼装成整体,安装好提升机上安装架,将提升机和安全锁装在上安装架上:在作业平台护栏适当位置安放电器开关箱,接通电源;依次启动各提升机,将对应牵引钢丝绳插入提升机中,使某吊点两提升机钢索受力均衡,同时相应两安全锁处于打开状态,将对应安全锁钢丝绳插入安全锁中。仿上所述,依次将其余两吊点的提升机及安全锁所配钢丝绳安装好。同时启动三吊点的六台提升机,操作平台上升约1.8米,让出烟道底平面。 c、升降吊篮部件运入筒底平面,按要求将其拼装成整体,仿上述作业平台操作过程将提升机及安全锁钢丝绳安装好,启动提升机使吊篮略离地面。 d、将作业平台,升降吊篮所用的所有钢丝绳下端安装重锤,重锤安装后应略离开地面,使绳索工作段处于"拉直"状态。 e、可将作业平台及升降吊篮逐一进行调试。对工作平台,首先调试每一吊点,使两根牵引钢丝绳受力均匀,使上安装架处于水平状态;其次寻找三吊点中的最低点,同时启动最低吊点的两台提升机使其上升某一高度至作业平台底面处于水平状态,作业平台调试完毕;仿上,调试升降吊篮使其底板亦处于水平状态。 5.6.2 设备的操作 a、升降吊篮的操作:在吊篮作上下运行中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篮底是否倾斜,如发生倾斜应使用上述调试的方法将篮底调平然后运行。如产生严重倾斜,最低端安全锁将动作锁绳,应立即停机将底板调平,待安全锁处于放松状态方可继续运行。升降吊篮在接近作业平台约1.5-1.8米处应停止运行,待吊篮左右摆动稳定,目测吊篮处于作业平台中心(必要时用手扶正)后方可操作吊篮作上升或下降运动,操作者应站立吊篮中部位置以免发生意外。 b、作业平台亦应处于水平运行状态,其调平方法同上。所不同点是在运行或停留时每吊点的上安装架应处于水平状态,否则将其调平,只有这样每吊点的两股钢丝绳才能受力均匀,同时相对应的安全锁靠绳轮能可靠工作。 c、吊篮或工作平台在运行中若出现断绳等意外情况,设备将会自动锁紧在安全绳上,操作人员应立即停车,和地面人员联系组织人员抢修更换钢丝绳。 5.6.3 其他注意事项 a、该吊篮和作业平台同属于高空作业吊篮范围,其安装、调试、使用应首先符合吊篮的一般操作规程,其他参阅"ZLP系列高处作业吊篮使用说明书"。 b、操作过程中出现提升机"打滑"应及时修理,平时应加强维护。 c、吊篮和作业平台钢结构若出现严重焊缝脱焊、杆件弯曲应寻找原因及时修理。 d、使用电源及用电设施应绝缘良好、输电可靠。 e、烟道顶部应设帆布遮盖密闭,使烟道内有良好的操作环境。
|